close

  楊耀健/渝北區
  重慶的冬季,雖然不像北方那樣萬里雪飄,卻也寒氣逼人,夜間尤其凜冽。為了取暖,老重慶人們想出一些土辦法,行之有效。
  烤火盆
  老重慶的烤火盆以生鐵鑄就,圓形,狀如鈸,帶有盆沿,便於架放在木製框架上。使用的燃料,是人工燒成的木炭,材質為青杠一類不易燒透者,本埠稱之為桴炭,又稱為杠炭或嵐炭。由於已經燒制過,放在烤火盆內基本沒有煙氣,燃燒時無礙呼吸。
  桴炭有此妙用,遂成為日用品出售。每屆初冬,小販挑著兩筐桴炭沿街叫賣,婆娘們討價還價,囤積一些在家中,以備不時之需。
  三九呵凍,一家人圍著烤火盆取暖,謂之向火。有的家庭,還在火盆上架一個竹編圓罩,將洗過的衣物放在上面烘烤。舊文人寫作時,將火盆置於腳下,因心無旁騖,常發生燒糊鞋子之事,被同仁引為笑談。
  烤火爐
  重慶地區產煤,近代開采煤礦,以煤作為主要燃料,入冬兼職驅寒。惟因煤質欠佳,含硫量高煙霧熏人,烤火爐置於室內需用煙筒排除廢氣。居民捨不得白白燒煤,總要在烤火爐做飯燉湯,或是燒開水。貧窮的茶客,則一早就去坐茶館,那裡不僅免費提供熱水洗臉,還因為老虎竈就設在大門口,既能吸收室外吹入的氧氣以助燃燒,又能阻擋從門口吹入的冷風,足以隔斷寒氣。
  烘爐
  小巧的烘爐其實是縮微後的烤火盆,便於隨身攜帶。大戶人家為銅製,一般百姓家為鐵制,其大小如今日的菜籃子。裡邊放桴炭,可拎在手上外出走動,隨時供暖。特別精緻的,甚至可以放在女眷的衣袖中。清代詩人張劭曾作詩贊之:“松灰籠暖袖先知,銀葉香飄篆一絲。頂伴梅花平出網,展環竹節卧生枝。縱使詩家寒到骨,陽春腕底已生姿。”
  在一篇回憶東川書院山長趙熙的文章中,提到這位老先生冬天授課時,桌上放有烘爐,老先生不時用手去捂一捂。至於皇家使用的銅製手提暖爐,現在已成為珍貴文物,陳列在博物館,不可觸摸。
  熱水壺
 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,足部保暖不可輕視,於是就有熱水壺的出現。它是以陶瓷或金屬製作成的一種橢圓形扁水壺,入睡前裝滿熱水,塞進被褥中暖腳。史料表述為:“每夜熱湯註滿,塞其口,仍以布單衾裹之,可以達旦不冷。”多年前,筆者曾見一位熟人家中使用陶瓷熱水壺,覺得很稀奇。
  熱水壺發明時間至少已有數百年,這一點,可從明代詩人瞿佑的詩作中得以佐證。他在吟誦熱水壺的詩作中寫道:“困倚蒲團罷煮湯,一團和氣有商量。生來不作閑雲雨,老去偏多熱肺腸。”
  燙腳
  居民最常用的方法,就是上床前燙腳。家中的主婦,慣於在夜色降臨時燒一大鍋熱水,然後長聲召喚在外玩耍的孩子們,集體到木盆邊來燙腳。水溫偏高,孩子們把腳伸進水中沾一下,又趕緊擱在木盆邊,嘻哈笑鬧,其樂融融。
  捆扎被蓋
  三年困難時期棉花限量,每人平均只有一床被蓋,單身漢即便燙腳上床,半夜仍有冷醒之虞。富有經驗的長輩,便授之以被蓋捆扎法,即用繩子將鋪蓋的下端捆扎起來。這樣,瞌睡大的人縱然隨意翻身,腳部也不會伸出被蓋,可保安眠。
  守城將士取暖法
  枕戈待旦的守城將士,身披鎧甲,手執兵器值夜,往往會用木材燃起一堆篝火,藉以禦寒。當然也不能大意,都去火堆前吹牛打瞌睡,總有幾雙警惕的眼睛,在垛口邊註視著城外的動靜,保護山城的安全。敵軍或強盜看見篝火,知道有防備,多不敢輕舉妄動。
  船工取暖法
  川江上的船工辛苦,平時日曬雨淋,入冬更是扛不住。好不容易回到重慶大碼頭,弟兄們又冷又餓,遂共同出資,去宰牛場買一堆廉價的牛骨牛雜碎,在江畔找幾塊石頭架上鐵鍋,就地熬制摻有大量花椒、辣椒、鹽的汁水,將牛骨牛雜碎連同蔬菜一鍋煮,佐以老白乾。荒灘上異香撲鼻,豪邁的划拳聲刺破夜空,弟兄們直吃得汗流浹背,渾身熱熱乎乎。
  就這樣出世了,聞名中外的重慶火鍋,懷著追求光明的熱望,挾著掙脫暗夜的歡欣。
  乞丐取暖法
  乞丐無家可歸,白天四處游走尚可支撐,晚間睡覺怎麼辦?好辦。原來老重慶的餐館,爐竈孔道多設在牆外,便於添加燃料。待到夜深人靜,乞丐瞅準一家打烊的餐館,迫不及待鑽進已經封火的爐竈孔道,倒頭便睡,竈塘內餘溫終夜不息,足以伴其夢見周公。直到清早店中伙計來開火,自然有人叫早,不亦快哉。
  學生取暖法
  學生衣衫單薄,上完一趟課手腳冰涼。只待下課鈴響,一窩蜂沖向操場,男生鬥雞、跳拱,或是“擠油渣”,就是幾個人互相擁擠抱團取暖。女生則跳繩、踢毽。別出心裁者,跑去接一杯熱開水來喝,直接加熱身軀。上課鈴響,學生們冒著一頭熱汗進教室,又可熬過這堂課。
 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,家家都有取暖器、空調機,講究一點的人家還安裝了水暖設備,早已不知何謂寒冷,何謂長凍瘡也。  (原標題:老重慶人取暖趣話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jdvepkmrdhzz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